报告人:赵建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报告时间:5月25日(周日)下午13:30
报告地点:玉泉校区教十一电镜中心125会议室
报告内容简介:半导体碳纳米管具有优越的电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容易墨水化、后处理温度低、超强的抗辐照能力、对短沟道效应具有天然免疫能力以及与硅基芯片兼容性极佳,使其成为后摩尔时代最具潜力的半导体材料之一。然而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电子器件存在阈值调控困难、功耗偏高、n性器件稳定性差等难题。加上碳纳米管的激子结合能高和超薄碳纳米管薄膜吸光能力有限以及器件结构等限制,碳纳米管视觉神经形态晶体管器件性能普遍偏差、碳基电子器件和电路抗辐照能力远低于预期水平。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小组开发了低电压增强型碳纳米管CMOS晶体管、低功耗CMOS电路以及低功耗碳纳米管视觉神经形态器件,并探索其在新兴领域中的应用。本次报告将重点讲述研究小组在半导体碳纳米管材料、低功耗碳基电路、视觉及嗅觉-视觉神经形态器件、抗辐照碳基电子器件和电路及其应用探索等方面的工作。
报告人简介:赵建文,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09年1月起在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1月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现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器件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从2005年起一直聚焦于碳基电子材料、器件、电路和应用探索,相关SCI研究论文130余篇,先后主持和参与碳基电子器件研究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国家部委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最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Nat. Electron., Adv. Mater., ACS Nano, Adv. Funct. Mater., Nano Letters, Adv. Sci., Nano Energy, Small, Small Methods、Carbon等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撰写碳基电子著作1部(《印刷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应用》,202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参与撰写著作2部。多次担任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脑科学和新型显示等专项)、国家部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以及Nat. Electron.、Adv. Mater.和ACS Nano等